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8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攻略] 新加坡政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4-8-8 10:5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1 政治概况

新加坡
根据《新加坡宪法》,新加坡实行的是一院议会制(内阁制)政府,为代议民主制体系,分类上属威斯敏斯特体系。国家机构三权分立,总统由直接民选产生,为国家元首。国会议员也是选举产生,总理从国会多数党中产生,其领导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由独立的公共服务委员会管理公务员的聘用以及处分。总理从议员中选出内阁部长。
  在过去的40多年中,人民行动党一直是唯一的执政党,在议会中也鲜少有能够形成监督力量的反对党(部份反对党是由人民行动党送入议会,以免议会里100%的意见都是支持人民行动党)。新加坡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选区划分制度,它保证了人民行动党可以60%的支持率拿下议会95%以上席位,这种扭曲得票率与席次比率的制度深受反对派与外界批评。外界普遍认为,人民行动党对反对党以及异议人士的打击严厉,包括在选举前重新划分选区、运用行政资源,例如反对派当选的区的福利和资源减少,人民行动党当选选区则相反,甚至当选区的组屋(政府资助公民购买的公营房屋)公民能付费扩建单位,以及告反对派诽谤等。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人民行动党确实在新加坡民众中拥有很高威望,在建国后的历次选举中该党的总得票率从未低于60%,但近年因各种因素例如就业和经济而愈来愈低,现时的60%得票率远低于独立初期。
  有些西方国家指责人民行动党主宰了新加坡主要的政治舞台,因为国会成员绝大多数都是该党党员,三任总理李光耀,吴作栋与李显龙也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虽然国会的构成来自选举结果,但要把新加坡政治视作民主舞台并不具太大的说服力。新加坡即便是实行选举制度,也有些人认为新加坡政府体制似乎更接近一党专政、软式威权,而不是民主。更加激进的人常常戏称新加坡为世界上最大家族企业。

新加坡
一般认为,新加坡的言论自由自独立之后就一直被压制,虽然近年为鼓励创意产业发展以及展现更开明的政府,已经在这方面有放松。有些人认为,人民行动党政府通过政府持股的方式间接控制了该国两大媒体集团,反对声音也因为种种限制很难通过其他私人出版机构出版其著作或发表言论。而一直以来“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新闻自由度排名显示新加坡为无新闻自由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往往会告批评她的外国传媒诽谤,或限制他们在新加坡的发行量。此外,个人或民间组织也禁止自行安装卫星天线接收器。政府也对部分网络进行管制。
  在新加坡,当局对一切集会活动都非常关注,达到一定人数的户外集会都须向警方备案。新加坡的内部安全局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内部安全法授权可在必要时无限期拘留任何怀疑对种族和谐与社会稳定造成威胁的人士,并可在不经审讯的情况下扣押多年。有些人认为,这法律在人民行动党政府对付共产党的时候滥用。
  此外新加坡的高道德标准管制还表现在对日常行为的监督上,因为李光耀相信华人不喜欢守法,廉洁,爱透过各种违例途径让自己获利,所以实行严刑峻法管治:禁止口香糖在新加坡境内销售(医疗用口香糖除外),但近年来在美方的压力之下,逐步有条件的开放;使用厕所后未冲水、在非吸烟区吸烟、乱过马路(不在指定的过路处过马路,如不利用天桥或隧道过马路)、地铁上喝水或进食都会导致罚款;随地乱丢垃圾则可能面对强制劳役,如被罚在公园打扫。该国还拥有可能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禁毒法律,携带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贩卖用途的主要刑罚为绞刑(根据现行新加坡法律第一百八十五章《滥用药物法》,未经许可而进、出口多于15克的海洛英,或多于30克吗啡或可卡因,或多于500克的大麻者,又或未经许可而制造任何数量之海洛英,吗啡或可卡因者,均属违法,而触犯该等罪行者会全部判处死刑)。此外对于成人男性犯罪者(16岁以上50岁以下)还可使用笞刑处罚(英国留下来的传统)。大多数外国人无法理解这些严厉的刑法,一些新加坡人认为严刑可有效制止罪案或破坏行为。
9.2 体制
  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80年代初开始,新加坡加速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90年代为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向海外投资。 2004至2007年之间,实质GDP平均增长7%,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跌至1.1%,多个行业遭受冲击。对此,政府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
9.3 工业
  1961年10月,政府为加快工业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创建了裕廊工业区,除此之外在德福、双溪加株等地也建立了轻工业基地。各个工业区的工业种类很多,包括橡胶加工、造船、修船、炼油、钢铁、水泥、化学、汽车装配、纺织、药品等。工业产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学与化学产品、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部门。此外,裕廊岛亦是拥有完善基础设施的能源与石化产业中心,目前有超过100家全球大型石油、石化和特种化工企业在该岛设有工厂,至今吸引了超过240亿美元的投资。
9.4 贸易
  外贸是新加坡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进出口的商品包括:加工石油产品、消费品、机器之零件及附件、数据处理机及零件、电信设备和药品等。主要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包含香港和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印尼和澳洲等。
经济数据资料
货币        新加坡元(SGD)
财政年度        4月1日-3月31日
贸易组织        WTO、 APEC、ASEAN
国内生产总值 (2011年国际汇率)        总计:2,664亿美元,人均:50,714美元
GDP增长        4.9%(2011年)
通货膨胀        5.2%(2011年)
外汇储备        2,454.9亿美元(2012年1月底)
国债        96.3亿美元
基尼系数        47.8
劳动人口        323万
失业率        2%
各产业GDP        工业:26.8%,服务业:73.2%,农业:不到0.5%
主要产业        电子、化工、金融服务、炼油、食品、修船、转口、生命科学
农业产品        兰花、蔬菜、鸡蛋奶牛生产、水产、热带观赏鱼
总贸易额 (2011年)        9,743亿新元
总进口量        4,596亿新元
总出口量        5,147亿新元
主要贸易伙伴        马来西亚、中国、日本、韩国、美国
9.5 军力
  现役部队总兵力为7.16万,其中陆军5万人,编为3个混合师(各辖2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1个侦查营、1个炮兵营、1个高炮营、1个工程兵营)、1个快速反应师(辖3个步兵旅)、1个机械化旅。海军9000人、空军1.35万人。另有可用人数129万和预备役35万人。
9.6 军备
  装备各种舰只35艘,各型飞机210余架、豹2A4形、百夫长等战车、重火炮及导弹以及轻兵器等装备。 新加坡军队主要在国外训练。1971年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马来西亚组成“五国联防”。重视全民防卫教育。致力于建设第三代“智能”军队。2011年国防预算达120.8亿新币,占GDP百分比6%。 
10 外交 
10.1 国策
  突出经济外交,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并与新西兰、日本、欧洲自由贸易协会、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约旦、韩国、印度和巴拿马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也同新西兰、智利、文莱签署了首个地跨三个大洲的自贸协定,并与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联酋就商签双边自贸协定达成共识。
  新加坡倡议成立“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洲合作机制。2004年提出建立“亚洲--中东合作对话”构想,首届会议于2005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此外新加坡也积极推动《亚洲地区政府间反海盗合作协定(RECAAP)》的签署,根据协定设立的信息共享中心于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新加坡共与175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0.2 国际问题态度
  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斗争,积极配合美国在全球及本地区的反恐行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逮捕了多名与"基地"组织有关的"回教祈祷团"成员。较为关注朝核问题,担心局势恶化破坏亚太稳定,威胁新加坡的安全,支持中国等有关各方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所做的努力。  
10.3 同中国的关系
  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
  两国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5轮磋商。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成都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
  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新加坡是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马来西亚。两国间主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无锡工业园、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等。新加坡与山东、四川、浙江、辽宁、天津、江苏、广东等省市分别建有经贸合作机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双边贸易额570.6亿美元,增长19.2%,其中我出口323.5亿美元,增长7.6%,进口247.1亿美元,增长38.8%。
  1999年10月,中新签署《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2008年10月两国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
  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新考察、两国外交部互惠培训项目等。2001年起,新方定期派中高级官员团访华。2004年5月,双方决定成立“中国-新加坡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2007年7月,双方签署《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开展中西部开发区人才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1992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1995年成立“中国-新加坡技术公司”,1998年设立“中新联合研究计划”,合作项目共计18个。2003年10月,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驻新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
  1999年,两国教育部签署《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及中国学生赴新学习、两国优秀大学生交流和建立中新基金等协议,中国15所高等院校在新开办了20个教育合作项目。目前我在新各类留学人员约4万人,新在华留学生约3200人。
  1996年,两国文化部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两国政府签署《文化合作协定》。项目每年逾200起。双方在文化艺术、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两国在卫生、旅游、质检和环保等领域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新加坡来华旅游、探亲总人数达100.37万,我国赴新游客总人数为117万。2007年7月,两国有关部门分别签署《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城镇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1月,两国签署《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及该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2008年9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动工。2010年6月,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  
11 交通  
11.1 公交
  新加坡公路干线长度超过3300公里,全岛已经构筑起一个犹如蜘蛛网般的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地铁和巴士为主线,以轻轨和的士为辅助,地铁和巴士系统的日常运作交由SMRT集团和新捷运负责。公共交通系统实行划一票价,成人车资,每一趟由新币$0.73到$2.30不等,所有系统均接受EZlink卡或零钱付款,持卡乘车可享有车资优惠。
  巴士:路线超过310条,共近4,000辆巴士,一人操作,班次约10至20分钟一趟。路线按照政府规定之固定路线、服务时间及班次频率提供服务,大部分巴士都配备有空调设备。
  地铁:地铁系统自1987年开通,当前设有102个地铁车站,8个转车站,148.9公里的标准轨距线路。服务从早上5点30起到凌晨1点结束,班次约90秒到7分钟一次。新加坡地铁系统分4条路线,东西线(绿线)、南北线(红线)、东北线(紫线)、环线(橘黄)互相联系各个角落,并且通往数个观光胜地,公众只有要查看站名记住其颜色及号码即可使用。
  轻轨:地铁的分支系统,路线长28.8公里,拥有43个(9个尚未启用)车站。现今开通3条路线(灰线)为武吉班让、盛港和榜鹅区的居民提供短程接驳服务。
  出租车:新加坡称德士,按照计程表收费,起跳价介于3到4新元不等,总车资视:车型等级不同、交通高峰时间的附加费、路程远近、还有时间长短而定,除了扬手招呼外,还可以利用电话或网络预约车子。 
11.2 私家车
  新加坡拥有私家车超过50万辆。为了有效抑制私家车的数量增长,私人购车者必须首先竞标取得数量有限的拥车证,一张拥车证的价格就已经相当於一辆普通进口轿车的价格,私家车的价格也相当昂贵。由于购买私家车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完善、方便的公共交通网络,使得大多数新加坡人选择不购买汽车。  
11.3 港口
  新加坡港地处国际海运洲际航线上,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新加坡港共有25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各主要港口,约有80个国家与地区的130多家船公司的各种船舶日夜进出该港。港口拥有40万吨级的巨型旱船坞,可以修理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油轮。港口实行自由港的政策,为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如对中转货物提供减免仓储费、装卸搬运费和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船公司,进一步巩固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去年新加坡集装箱的吞吐量创下3126万个标准箱的新记录,港口的营业额也随之攀高4.3%,报44亿9,900万新元。  
11.4 机场
  新加坡拥有8个机场,其中2个国际民航机场是樟宜机场和实里达机场,其余为军用机场。樟宜国际机场位于东端樟宜,占地13平方公里,距离市区约18公里。樟宜虽然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却依然被评为全世界最舒适的机场之一,每周的航班多达6100余趟,共有100家航空公司(新航、全日空、海南航空等),提供往返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个城市的航班服务。 
11.5 铁路
  马来亚铁道在新加坡经营跨境铁路服务。跨境铁路服务从新加坡北部边境的兀兰火车关卡开始,由此可前往西马各地,甚至泰国。  
11.6 电信与邮政
  电信公司提供从GSM到无线互联网接入再到4G手机通讯服务。电信公司有:新加坡电信、M1、星和移动等等。新加坡邮政是民营化的公司,它不仅售卖邮票和提供递送邮件服务,也提供电信通讯及金融代理业务。  
12 文教  
12.1 语言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另外把该语言定调为国语,主要考量是尊重新加坡多数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内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政府机构以及种族社群之间的主要通行语和教学语,新加坡种族多、语言杂,四大族群中,没有一种语言有近半数的他族人懂得,选择任何一族语言做为主要语言,均会引起他族的不满。英语虽本为殖民地的语言,但有过半数的各族人懂得,较易为各族人所接受。
  新加坡华裔的籍贯相当繁杂也趋于多样化,华人民间也通行各种汉语方言,基本上35岁以上的新加坡华裔都通晓几种闽粤方言,比如:莆田话、粤语、潮州话、客家语、闽南语、福州话、海南话等。政府在1979年推广“讲华语运动”,目的是要扭转不同籍贯的华人使用方言的习惯。该运动推行了30多年,当前有超过七成的华人能说华语(即汉语普通话),是华裔之间的通用语言。
  新加坡是个闽南人(当地称福建人)为主的社会,民间普遍使用闽台闽南语,能与中国大陆的厦门、泉州、漳州人,以及台湾的闽南人沟通无碍。但自从1980年代由新加坡政府主导的“讲华语运动”之后,华语成为新加坡华裔的通用语,新加坡媒体使用方言受到了诸多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从而导致大部份的年轻新加坡华人无法有效地使用汉语方言。此外政府对电视、电台的华语节目也有严格的限制:例如从港台进口的方言影视剧就必须用华语重新配音后才可以在本地两家无线中文频道(8频道和U频道)播出或上映。  
12.2 文字
  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汉字。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因此公函、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  
12.3 传承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新加坡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面。新传媒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加坡电视剧,注重介绍新加坡华人先辈如何飘洋过海来到南洋,以及一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新加坡的故事,比如《雾锁南洋》《和平的代价》《出路》,还有以各个籍贯的华人的剧情片《潮州家族》《客家之歌》和《琼园咖啡香》。为了配合2015年,新加坡庆祝建国50周年,电视台在2013年底推出建国三部曲《信约:唐山到南洋》,透过电视剧,年轻的新加坡人看见了祖先离乡背井,不屈不挠地挣扎求存的最真实面貌。  
12.4 娘惹文化
  东南亚有个峇峇娘惹(海峡华人)族群,是数百年前中国移民和马来女性所生的后代,主要在槟城、马六甲、新加坡和爪哇一带。男的称为峇峇,女的叫娘惹。峇峇娘惹保存的中国传统习俗来自历史的某段时空,然后停格了,后来加入了马来文化习俗的影响,所以不等同于中土文化。新传媒8频道在2008年末推出《小娘惹》作为台庆大戏,内容是几户峇峇家族几代人的恩怨情仇,特别着重介绍峇峇娘惹的文化习俗。《小娘惹》堪称新加坡版《大长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加上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与娘惹美食的完美烘托,非常轰动。 
12.5 媒体
  新加坡共有16份报章,其中三份为免费索取报刊,每日发行数目达120万份。主要报纸有:中文的《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我报》《大拇指》;英文的《海峡时报》《商业时报》《新报》和《今日报》;马来语出版的《每日新闻》。新加坡电视台在1963年正式开播,当前设有7个免费电视频道。8频道和U频道以中文资讯、时事和娱乐节目为主,定位为“中文台”,亚洲新闻台、5频道和OKTO主要以英语广播,朝阳频道和春天频道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少数族群。
  在付费电视市场,星和视界通过线缆传送节目,提供120个左右的频道,MioTV则推出100个以IPTV服务为主的电视频道。新加坡第一家电台频道的成立可追溯至1923年,现时新传媒电台、军协电台、联盟传讯、丽的呼声网络广播电台(试播中)等,为听众播放超过18条电台频道,其中6个中文频道:家FM、UFM、丽的呼声、醉心频道、城市频道、最爱频道,全天候以华语为听众播出新闻、娱乐和音乐节目。  
12.6 教育
  新加坡的社会背景、人口结构、语言环境以及教育制度都有其独特性。在新加坡的四大种族中,华族学生以华语(普通话)为母语。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从开创华侨私塾崇文阁算起,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但从80年代起,新加坡逐步统一了语文源流学校,新加坡已经没有泰米尔、马来文、华校之分,所有学生不分种族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
  政府为确保新加坡华人仍然保留自己的母语文化,新加坡政府一贯在所有学校推行中文教学,所有新加坡华人都需要学习华语。就华文而言,新加坡有11所特选学校,比如:德明政府中学、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和圣尼各拉女校等等,它们早期是传统的华校,经政府同意,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来授课。这些学校负责培养讲华语的文化专才,同时也背负着传授中华文化的使命。
  自2003年以来,六年小学教育对国民是强制性的。新加坡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是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课程为必修课,有4门主课,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母语(华文),其他课程还包括音乐、美术、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社会以及体育。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科学。六年级生必须参加小学离校考试,考试包括4门主课,根据考试成绩进入不同的中学,选修不同的课程。
  中学教育备有特别和快捷课程,还有普通学术或工艺班,当中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被分派到快捷课程,小部分学生修读特别课程,还有大约30%修读普通(学术或工艺)课程。中学生们修读的科目,包括了:英语、华语(部分学生为高级华语)、数学、科学(包括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文(包括历史和地理)、英国文学、美术、技术、家政、公民教育、体育和音乐。在中学毕业后,半数以上的学生将进入中学以后的教育中心,如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够最终进入大学。其馀大约15%的毕业生则进入初级学院和高中,其中大多数将进入大学。
  本地中小学校一般采用半天制,而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新加坡现在有350多所中小学、十多所初级学院、一所高中、3所工艺教育学院、9所公立高等院校有: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2013QS亚洲大学最新排名第2位)、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
  基础教育
  小学(6年制):6年级学生需要参加小学离校考试(PSLE),考试科目为英文、华文、数学和科学。华文和英文各占100分,数学和科学各占50分,总积分为300分。
  中学(4年制):4年制(特别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成绩将决定升高中、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
  中学(5年制):5年制(学术及工艺),学术班的学生在中四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通过后才能升上中五参加剑桥O水准考试。工艺班的学生有两门主课,英文和数学,第四年必须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大多数学生在N水准考试后不再修读第五年课程,而直接进入技术学院。
  工艺教育学院(2年制):考取技术文凭(ITE证书课程)。
  高中(3年制)/初级学院(2年制):考取剑桥‘A’水准文凭,成绩将决定大学的去向。
  高等教育
  理工学院:3年制的大专课程(文凭课程),包括理论和实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将豁免大学第一年课程。
  大学:除了医学、法学等专科外,一般需要3年时间来考获普通学位,荣誉学位需4年。
  私立学院
  新加坡的私立学院提供两种课程:预科的课程文凭以及学位的课程。其中学位课程都是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所颁发的国外大学文凭。新加坡教育部在2010年开始实施一个全新私立院校认证资格叫“教育信托保障计划”(EduTrustScheme)。整个计划会探讨以下领域:私立教育机构的财务管理和健康;强调学术性流程,例如课程设计和发展、学生跟进和发展、学生评估及教师的筛选和本地学生的学费保护。该计划为较好的私立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途径,以突显其在管理和提供教育服务之关键领域具备良好的水平。
13 国家地理

新加坡
新加坡共有大小岛屿63多个,地势起伏和缓,主岛新加坡岛的面积占到90%以上。于北部建有新柔长堤,西部有第二通道,两者成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柔佛间的联系通道。新加坡岛以外较大的岛屿有裕廊岛、德光岛、乌敏岛及圣淘沙,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6 m (545 ft)。
  新加坡很多地区都是填海产生,至2013年3月,填海土地面积达到逾13,000公顷,占据新加坡原有国家土地面积达约1/4。1950年至今,约20%的国土面积由填海产生,新加坡国土面积于1960年代时为581.5 km2 (224.5 平方英里),现在约为704 km2 (272 平方英里),至2030年以前,将会增加100 km2 (40 平方英里),部分计划则连结比较小的岛屿,包括裕廊岛。新加坡约有23%的国土属于森林或自然保护区,而都市化限缩了雨林面积,森林主要分布于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新加坡境内共有逾300座公园及4个自然保护区;新加坡在城市绿化方面相当成功,而有“花园城市”之称。
  新加坡并无采行夏时制,新加坡标准时间为UTC+8,较其地理位置时间快1小时。
  新加坡地处热带,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赤道多雨气候,长夏无冬,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年平均温度在24摄氏度至34摄氏度之间:最冷月为1月,受来自中国的东北季风影响,加上低压带的南移,较干燥的东北风会令新加坡的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3至24度左右。在此期间,新加坡的天气也会比较好;而到了4月至5月这段期间,在低压带的北移和东亚大陆高压带的减弱的影响下,气温会有轻微回升,而且雨量也会增多,湿度较高,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早上为79%,下午为73%。降雨充足,也常有雷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为雨季,受较潮湿的季风影响,雨水较多。此外,新加坡由于在数十年来市区发展迅速,使全国皆受热岛效应影响下,平均温度也比邻近热带城市明显更高。
  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的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带,其他地区则大多是热带雨林或农业用地;除了少数的自然保护区之外,新加坡基本上都已城市化。
  由于缺乏大型纵深的河流,新加坡政府专门修建了多个蓄水池,用以收集平常降雨所带来的水源。尽管降雨量有时会很大,这些雨水还是无法满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因此目前接近40%的水源都是主要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新加坡政府也在积极开发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计划会大大降低对外来水的依赖。
14 相关新闻
14.1 爆发大规模示威

新加坡
新加坡唯一被允许用于公众示威的地点——芳林公园2014年6月7日爆发大规模集会,抗议政府的公积金养老制度(如图)。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天参加集会的约6000人,比预先在“脸谱”网上登记参加的1000人超出许多。不过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称,芳林公园只是“举行有关公积金课题的集会”,“共约2000人”。《华尔街日报》8日报道说,周六的示威在管控严厉的新加坡堪称“公众异议最大规模的一次爆发”。
  集会组织者是33岁的鄞义林,他于上个月发表了题为《你的公积金去了哪儿》的博文,涉嫌影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挪用公积金款项,李显龙随即起诉其诽谤。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不少中低收入的新加坡人认为政府主导的养老金制度不透明且不能满足退休生活。鄞义林在集会上说,“新加坡人有权知道我们的钱去哪儿了”,同时批评政府使用高压手段恐吓人民。
  BBC称,新加坡已出现“信任危机”,新加坡作家林宝音在《写给总理的公开信》中称,目前年轻一代领导人所获得的尊重和爱戴程度不如前总理李光耀,因此人们对政府“教训斥责人民”以及领取高薪等做法会感到不服。[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 琼ICP备12002442号-29 )

GMT+8, 2024-4-27 02:29 , Processed in 0.0894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